夏天的花蓮就是個戲水天堂,清涼又清澈的溪水加上秀麗的峽谷地形。今年暑假最精彩的溪流玩樂行程,就是跟著專業的教練群,一起走訪布拉旦三棧北溪,玫瑰谷祕境跳水美人魚秀,要你玩嗨一整個夏天。
太魯閣國家公園
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從入口到三間屋全長約4.1公里,步道沿着砂卡礑溪山壁開鑿,一路上植被茂密、鳥叫蟲鳴不絕於耳。砂卡礑溪16公里的流路中,形成峻秀的峽谷,清澈的溪水、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,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最受遊客喜愛的步道。
蘇花海岸美景,綿延21公里
清水斷崖位於清水山東側,自蘇花公路和平至崇德之間,綿延21公里 。其中清水山東南大斷崖尤其險峻,絕壁臨海面長達5公里,非常壯觀。當行車在山壁斷崖與無垠汪海之間,好像騰雲凌空,上有巨壁千仞,下是汪洋萬頃,真是驚 險無比,也感受前人拓荒築路的艱辛,眼前所見正是一篇山海與人的壯麗詩篇。在這裡還可以欣賞太平洋海天一色,山海對峙,以及海岸呈現多層次的藍色驚艷。
現在的蘇花公路清水斷崖路段,大部分重新建過,以開鑿新隧道來拓寬道路,而依傍清水斷崖 雄偉景色的蘇花公路臨海舊道,比較安全的路段則變成是寧靜優美的觀景步道。步行於舊道路,看著寧靜的山脈,俯瞰海浪拍打岩石激起的波濤,感受陣陣的海風, 宛如置身於一條上不著天,下不著地的空中走廊,令人著迷。
文字來源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圖/花蓮自由行旅遊網、野旅行
「多隧道」與「多水」是白楊步道的兩大特色。 「多隧道」,從入口到水簾洞,短短2.1公里的路程就有七個隧道,建議攜帶手電 筒備用;「多水」,為建水壩而開的白楊步道,整條步道沿溪而行,前段遇見的是立霧溪的支流瓦黑爾溪,後段所見則是立霧溪上游的塔次基里溪,一路極景不斷, 愛壯闊者可賞峽谷溪流,喜微美者可觀山壁苔流,還有隧道中小似雨滴、大至水簾樣的大水在黑暗中傾洩而下,可滿足與眾不同的心思。
歷史人文
白楊步道是1984年台電為了開發「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」,所闢建的施工道路之一,當時台電陸續完成6條施工道路,引起學界、媒體、營建署關注,擔心一旦 計畫完成,立霧溪中游的水皆被引用發電,下游河床將乾涸,靠立霧溪水切割所形成得太魯閣峽谷,將無水而難以繼續發育,峽谷景觀將大受影響,經建會彙集各方 意見決定擱置「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」。白楊瀑布美麗的景觀,也因施工道路的闢建,才得以讓人容易親近。 文字來源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圖/野旅行
驅車便能上達省道的最高點,日可賞光影為大地的顏著,夜可觀星賞月;夏花冬雪,美不勝收。 武嶺乃合歡主峰與東峰間的鞍部,位於昆陽之北,海拔3275公尺,是台灣驅車便 能上達省道的最高點,除西側有部份遮蔽外,四周山線盡收眼底。東邊觀景台位置極佳,可眺望層峰連天的奇萊山群及合歡山坡綿延的箭竹草坡,視野壯麗遼闊,於 晨昏之際,更有翻騰的雲氣,輕搔旅訪過客的心海。
文字來源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圖/野旅行
無需爬山的合歡山海拔3422公尺 合歡群峰的最高山,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西界的高山之一。登山口沿稜線上行約1小時路段,步道陡峭宜緩步而行,此區段是每年5-6月紅毛杜鵑花開時,最佳的賞花地點。(海島型的高山,和我們一起感受不同的春、夏、秋、冬)
文字來源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圖/野旅行
碧綠神樹齡超過三千餘年 位於中橫公路128公里處,碧綠神木為香杉(巒大杉),樹齡超過三千餘年,樹高約50公尺,樹徑3.5公尺,是中橫沿線最巨大的神木。位於慈恩與碧綠間,巒大杉是台灣原生植物中,樹高最高者,最高可達70公尺以上,也是造林樹種之一。
文字來源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圖/野旅行
美麗的砂卡礑溪,步道分級: 景觀型、步道長度:4500 公尺、步行時間: 往返約3-4小時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.5公里,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。 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路中,形成峻秀的峽谷,清澈的溪水、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;步道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,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。 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,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,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,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,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。 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,任人欣賞想像。
歷史人文
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所建,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。1940年,臺灣總督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,在溪畔建水壩,並開鑿輸水隧道,引立霧溪水 至發電廠發電,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,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,將水輸送至發電廠。此外,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,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 壩,先將水引至發電廠,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,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。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,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,加強沿線安全設 施、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。
文字來源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圖/野旅行